談到品牌我們應該討論些什么
沒有什么“與眾不同”的品牌
品牌年輕化是一種病,得治!
不斷有客戶要求華與華幫助實現(xiàn)“品牌年輕化”,我很奇怪為什么沒有企業(yè)找我推進“品牌老齡化”,因為我們正在進入一個老齡化社會,后者比前者商業(yè)價值要大得多!比如日本高爾夫球場的果嶺上都有電梯,這就是老齡化改進。那些要“品牌年輕化”的企業(yè),十幾年前他們著急要跟80后溝通,幾年前著急跟90后溝通,現(xiàn)在著急跟00后溝通,好像消費者一過了20歲,就跟他們沒關系了。據(jù)人口統(tǒng)計,90后人口比80后減少了44.2%,00后又比90后減少了33.7%。
年輕人錢少、人更少,為什么都要去關注年輕人?如果說未來還有什么風口,就是老年市場,我們將迎來中國有史以來消費意愿和能力最強、人數(shù)最大的一代老年人,這可能是中國這60年(1980—2040年)經濟大周期最后一輪超級紅利。
后來,我找到一個案例來回應他們的“品牌年輕化”:知道“累了,困了,喝東鵬特飲”的,就是年輕人;知道“困了,累了,喝紅?!钡模褪抢夏耆恕?/p>
你知道該怎么搞“品牌年輕化”了吧?
降低公眾監(jiān)督成本,就是品牌的社會本質
這世上有品牌,不是因為企業(yè)需要,而是因為社會需要。
品牌是一種成本機制,也是一種風險機制,是一種社會管理機制。
降低公眾監(jiān)督成本,就是品牌的社會本質。企業(yè)用品牌降低了營銷成本和顧客選擇成本,也要面對被監(jiān)督成本大幅降低這一現(xiàn)實。午餐不是免費的。
建立品牌的六大法則
1. 始終保持出品質量穩(wěn)定;
2. 始終堅持自己的品牌主張;
3. 始終按自己的價值觀原則行事,不計后果,沒有選擇性;
4. 將自身的一切視為元媒體,以超級符號完成全面媒體化設計;
5. 投廣告,并將每一次廣告視為產品的生產成本和對品牌的長期投資;
6. 摒棄一切短期行為。
如何做品牌?
關鍵是抓住一個“俗”字——風俗、民俗、習俗
“習慣”這個詞,大有嚼頭。所謂品牌忠誠,其實是一種生活習慣,消費者那么崇拜你嗎?認定你是最好的嗎?圍繞養(yǎng)成“習慣品牌”去思考,如果你的品牌能成為中國人生活習慣的一部分呢,那還得了?
怎么做創(chuàng)意?如何做品牌?關鍵是抓住一個“俗”字,風俗、民俗、習俗。品牌的最高境界,就是成為人類的風俗,伏爾泰寫世界史,命名為《風俗論》。品牌成為風俗,就活進了人類歷史。要抓住這個“俗”字,就要運用人類文化契約的最大公約數(shù),不可追新逐異,一定是在文化母體中尋找最普遍的共識和共情。
品牌是一種模仿行為,沒有什么“與眾不同”的品牌
品牌的最高境界,是成為一種社會存在,扮演某一方面的社會角色,承擔某一方面的社會責任。這需要定位經營使命,以使命決定戰(zhàn)略,決定產品結構,以產品結構解決社會問題,處處都有你的產品和服務。這樣,就不僅有顧客黏性,更有社會黏性,是為品牌公民。
品牌是一種模仿行為,目的就是要跟自己的“目標模仿群”一樣。沒有什么“與眾不同”的品牌。如果全世界有一款車只有你一個人有,那是你自己拿榔頭敲出來的。如果全世界一共兩輛,你一輛,比爾·蓋茨一輛,這就開始有點意思了。
所以小眾品牌,也必須大眾知名。認為“我們只要很小一部分目標客戶知道就可以了”是一個誤區(qū)。比如勞斯萊斯,如果只有目標客戶知道,就沒有客戶了。
做企業(yè)、做品牌,不要想差異化,差異化是結果,不是策略。你能為顧客、為社會解決問題,你干得了的別人干不了,自然就差異化了。
品牌知名度、美譽度、忠誠度的三階段論是偽命題
品牌知名度、美譽度、忠誠度的三階段論是個偽命題,對創(chuàng)作和決策的誤導遠超過指導。因為經常有人說“我們知名度已經有了,現(xiàn)在要美譽度”,純屬莫名其妙。
相反,“品牌知曉度、品牌回憶、品牌意向”這三項指標非常準確,且指導性極強,這就是創(chuàng)作和決策的標準。
品牌有義務忠誠于消費者,消費者沒有任何義務忠誠于品牌
所謂品牌的粉絲文化是一種幻覺。蘋果的粉絲那么粉它,一年出不了革命性產品,大中華區(qū)營收就下降了42%。
所謂品牌忠誠也是一種狂妄的想法。品牌有全部的義務忠誠于消費者,消費者沒有任何義務忠誠于品牌,他們能忠誠于自己的妻子就算圣人了。顧客不會忠誠于任何一個品牌姓氏,任何品牌都沒那么重要。
顧客只是習慣于一種服務和價值,這是你的綜合優(yōu)勢帶來的。一旦你的優(yōu)勢不再,價值被競爭者突破,顧客對你的使用習慣就會被打破。不要指望顧客的忠誠度,要隨時檢討你對顧客的忠誠度。
品牌標識設計,不可有釋義,但必須可言說
標識不需要釋義,標識釋義是走入歧途的危險動作,因為我們設計一個圖形,就是因為它可以超越文字,如果圖形設計還需要文字解說,這設計就不合格。所謂“深刻內涵”,都是自欺欺人,因為你只能說給自己聽,沒法說給大眾聽。
追求“深刻”,都是因為自己淺薄,缺什么補什么,滿足自己。圖形的質量標準必須是一目了然,“深刻內涵”就是廢品的意思。
但是,標識必須可言說,可言說的質量標準,就是任何一個第一次看到它的人,都能做出同樣的描述,這樣,才能實現(xiàn)“播傳”,放大傳播效果。
品牌是企業(yè)的一種承諾
品牌就是承諾,一生的承諾,承諾了就要去做。
最大的品牌戰(zhàn)略,莫過于知行合一、言行一致。做的過程,凡事徹底,自然不斷有故事,不斷生發(fā)價值,不斷有成果,不斷擦亮品牌。
企業(yè)的所謂品牌問題,無非是自己承諾了啥沒弄明白,該做的事又沒做,不愿意做的硬說“臣妾做不到啊”。
做“品牌”,不要太糾結于在市場上“樹形象”
有的企業(yè)“做品牌”,太糾結于我是誰、我什么形象,并投入大量精力、財力去在市場上“樹形象”,過一陣子不合適了,又要改形象,都是瞎忙。
要關注事,什么階段就做什么事,做什么事就說什么事。至于你是什么人,你辦什么事,大家就會認為你是什么人,不用說。
品牌是一種博弈機制。企業(yè)通過品牌建立和消費者的重復博弈,給消費者在企業(yè)犯錯時懲罰企業(yè)的機會,以換取消費者的信任。當品牌出事時,如企業(yè)承擔責任,接受懲罰,甚至主動擴大責任加大處罰,則品牌繼續(xù)有效;如企業(yè)逃避懲罰,則品牌失靈。
品牌的本質是降低3個成本:企業(yè)的營銷成本、顧客的選擇成本和社會的監(jiān)督成本
企業(yè)經常會提出不要單品牌,因為怕“出事”,不要把雞蛋都裝一個籃子里。這在本質上是想提高社會對他的監(jiān)督成本,其代價是營銷成本也會提高。
中國企業(yè)一次次在危機面前犯下推諉逃避的錯誤,自以為是保護自己,結果造成更大損失。其根源,在于缺乏理論指導。所以,此時提出品牌失靈論有現(xiàn)實意義。當品牌犯錯的時候,正是檢驗品牌機制的時候。
品牌犯錯,你只是搬起了石頭,逃避懲罰,才是將這石頭砸向自己的腳。
品牌本身是消費者購物的一個風險機制,出了問題你負責任,品牌就生效了,出了問題你躲避,你的品牌就失效了。逃避責任,再試圖用廣告挽回影響,那怎么可能呢?
上一篇:關于管理的幾點妙招
下一篇:經營用心易,用腦卻難